最高法:加强涉外海商事审判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最高介绍加强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法加服务放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关情况。强涉
2013年至2022年6月,外海外开各级法院审结一审涉外民商事和海事案件29.5万件。商事审判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司法解释31个、高水规范性文件9个,平对发布指导性案例12件、最高典型案例137件,法加服务放印发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强涉对涉外审判中的外海外开111个疑难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规范审判程序、商事审判统一裁判标准,高水推动涉外商事海事案件法律适用规则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平对疫情期间,最高发布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三)》,聚焦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涉外商事海事案件,平等保护中外投资者权益,服务保障稳外资、稳外贸、稳产业链供应链,被收录至联合国贸法会法规判例法数据库。
涉外审判机制创新有了新突破。长期以来,域外送达难、外国法查明难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涉外审判的难点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修改涉外民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涉外送达规则、规范涉外送达行为;启用全国法院司法协助管理平台,与司法部民商事司法协助系统联网,实现送达案件跨部门在线办理,有效缩短涉外送达周期。多地法院制定涉外民商事案件送达指引,在不违反所在国法律的前提下,探索电子送达、当事人转交送达和委托律师、公证机构、海外侨团送达机制,有效提升涉外送达质效。最高人民法院汇集五家域外法查明机构和国际商事专家委员资源,设立域外法查明统一平台,开展域外法律和案例资源库建设,着力破解域外法查明难问题。为方便跨境当事人参与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为跨境诉讼当事人提供立案服务的规定,为跨境诉讼当事人开通网上立案、委托见证、查询等服务。多地法院为外籍当事人提供英、葡、日等多语言诉讼服务。广东法院推广“AOL授权见证通”,已经为近两千名境外当事人在线办理委托见证手续,大幅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
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实现新发展。新设南京海事法院,形成包括11家海事法院、42个派出法庭在内的全国海事审判组织体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海事审判机构最齐全、受理海事案件最多的国家。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制定海事诉讼管辖、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围和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案件系列司法解释,不断完善海事司法管辖规定,为依法管海治海护海提供制度支持。制定海洋环境司法保护、审理涉船员纠纷等多个司法解释,保障了法律的统一、规范适用。公正高效审理“康菲”溢油事故系列案、“加百利”轮海难救助案、“天使力量”轮船员劳务合同案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维护航运商贸秩序、支持船舶产业升级、保障船员合法权益、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拓展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青岛海事法院妥善化解外籍“尼莉莎”轮扣押案,外国当事人特意将船舶更名为“尊重”(RESPECT),向中国法治致敬。越来越多国家的当事人在案涉争议与我国没有连结点的情况下,主动选择中国海事法院管辖,充分体现了对中国海事司法的信任。
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展现新优势。最高人民法院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深圳、西安分别设立第一、第二国际商事法庭。截至目前已受理案件27件、审结11件。国际商事法庭网站作为展示国际商事法庭动态、提供在线诉讼服务的门户网站广受关注,总访问量已突破401万人次,覆盖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组建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聘任来自22个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47名专家委员,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法律智库。建立诉讼与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和平台,广泛吸纳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加入,为中外当事人提供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服务。
(总台央视记者 张赛 李明)
(责任编辑:时尚)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营收704.7亿元 同比下滑9.7%
- 基层干部带头,河南老乡“驰援”富士康!时薪30元还有各种补贴,中介:十多年来最好待遇
- 国家药监局: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
- IEA月报:预计四季度原油供需两弱,明年俄油产量或大幅萎缩
-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重点把握好五方面原则
- 为分摊成本 越来越多英国消费者提前开始圣诞购物
- 美联储副主席称可能“很快”会放缓加息步伐
- 见好就收?美媒曝美国务院正为俄乌和谈打基础
- “第二支箭”扩容后首批3家民营房企获增信
- 北交所新赣江上会暂缓审议,被要求说明“明股实债”认定依据
- 对话王石:71岁二次创业,究竟是为了什么?
- 个人养老金启航!30年后能靠它养老吗?
- 露营旅游迎政策利好,携程:今年订单同比增长超30倍
- 工业硅期货和期权完成合约设计,单次最高交易资金或达83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