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3000点以下,没有想的那么可怕 正文

3000点以下,没有想的那么可怕

[探索] 时间:2025-07-05 18:44:45 来源:云烟过眼网 作者:热点 点击:25次

来源:少数派投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点下市场只要跌破了3000点,点下全网都会蹭它的点下热度。站上3000点会如何?点下跌破3000点又会怎样?事实是,上证自2007年首次突破3000点之后,点下已有数次跌破3000点,点下但这并未阻止A股的点下发展。

即便A股花了15年,点下又回到了最初的点下起点,3000点附近。点下但偏股混合型基金,点下同期涨幅高达270%,点下已大幅跑赢指数。点下3000点,点下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点下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上图统计的是2007年以来,上证指数每年跌破3000点的次数,以及同年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涨跌幅。可以看到,在过去15年间,有两年(2012年和2013年)是指数全年都低于3000点,但偏股混合型基金依旧实现了正收益,且并不逊于全年指数都在3000点以上的2017年和2021年的业绩表现。

说明3000点以下又怎样?基金依旧能够赚到钱。

再来看,同样都是年内反复跌破3000点高达10余次的2016年和2019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涨跌幅分别是-14%和45%,相差很大。再往近的说,大家可能感触更深,同样都是跌破3次,今年基金指数下跌-23%,2020年涨幅却高达57%,差距更大。

“啊?明明我的基金2020年表现那么好,竟然还有三次跌破了3000点嘛?”。

所以说,3000点本身并没有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场好的时候,跌破的痛苦可以很快就被消化,市场不好的时候,它就成了每一个人的心魔,3000点之于我们,只不过是心理的那道防线。

对比2020年,同样都经历了3次跌破3000点,为什么今年好像确实会比2020年更痛苦?

一方面,相比于2022年的过去式,今年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在进行时,且还没有爬出来;

另一方面,相比于2022年快速下跌的3个月之后的市场反转走强,今年的市场不仅用急跌吓过我们,更是用长时间阴跌和磨底摧毁着我们的信心。

但这只是增加痛感的痛苦程度,并没有一刀毙命。3000点以下其实并没有感受到的那么可怕,只是在附近的徘徊,且不见拐点的“未知”让我们迷失了前行的方向。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看不清现在,可以试着在过去寻找可能的答案。

显然,今年的市场氛围更像2018年,也是从年初就开始暴跌了一波,年中探底过一次之后,上涨了一回,然后年底又再二次探底。这不就像咱们今年,4月份探底之后,上涨了一波,10月份又再二次探底嘛。

截至目前(2022年10月28日),偏股混合型基金跌幅已经达到-23%,对比过去十年的表现,年度业绩几乎垫底,惨烈程度堪比2011年和2018年。

物至极,则必反。正如上图所示:

2011年超跌之后,偏股混合型基金,保持连续4年正收益的好成绩;

2018年超跌之后,偏股混合型基金,也延续了3年的正收益,且年度涨幅更加突出。

说明什么?说明市场总是重复着这样的过程,再反复摧毁投资人信心之后,最终会把意志不坚定者清理出去。这时的股市,反而盘子变得更轻,拉升起来才会更暴力,就像之后的2019年一季度,给到大家的措手不及。

市场就是这样,最危急、最黑暗之后,每走一步,会更靠近希望。正如经典影片《至暗时刻》中丘吉尔所说的一样:

“没有终局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3000点以下,绝大多数人都很悲观,但投资是最不符合“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里”。

相反,投资更成功的往往是少数人,是那部分最先乐观的这波人。一开始可能会在“多空博弈”中偏弱,但因为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有技巧的充分地吸纳了筹码,等到博弈关系发生变化之后,他们早已低位布局,占尽了先机。所以,3000点以下,没有想像的那么可怕。它不是市场的终结,而是每笔成功投资的序章。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