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雀鳝咬伤游客,文明观赏与规范管理同等重要
全文986字,鳄雀阅读约需2分钟
撰稿 / 江城(媒体人)编辑 马小龙 校对 赵琳
▲鳄雀鳝资料图。鳝咬伤游赏规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渔业分中心微信公众号“游客应该是客文想把鱼缸盖子关上,谁想到鳄雀鳝一下子跳起来,明观直接咬了她的范管手。”据新京报报道,理同9月11日下午,等重一名游客在中国古动物馆游览时被鱼缸里的鳄雀鳄雀鳝咬伤。
如今,鳝咬伤游赏规鳄雀鳝已经变成了“网红鱼”。客文前不久河南汝州抽干湖水围捕鳄雀鳝,明观引发了全民关注。范管而发生在中国古动物馆的理同这起事故,大概也是等重因为这个原因。
当然,鳄雀“网红”因素只是个催化剂,本质上仍是相关防护措施不到位。虽然采用了全封闭鱼缸,但鱼缸并没有上锁,也就是说任何游客都可以打开盖子。所幸的是,这起事故造成的影响并不大,但也凸显出安全观赏的重要性。
当然,在强调安全观赏的同时,还要强调文明游览。无论如何,事件的直接原因还是游客打开了鱼缸盖子。这种行为本身严格来说是一种不文明游览行为,并且确实伤害了一位想去关上盖子的游客。由于事发地处于监控死角,事件细节已很难完全还原。但该事件依然是个提醒,文明观赏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此前河南汝州捕捞鳄雀鳝成了一场大型的网络科普活动。新京报资料图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围绕鳄雀鳝的讨论,把生物安全的命题在全社会普及了一遍。而这次鳄雀鳝伤人,也再次凸显了鳄雀鳝潜藏的安全风险。对于社会层面来说,如何选择与野生动物的相处之道,也更值得我们深思。
比如对于博物馆、动物园这类场所来说,需要改变思维,提供充足的安全提示,加固防护措施,包括那些此前风险没有被充分评估的物种。对存在风险的生物,各大场馆理应进行排查,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对于游客来说,当然更需要认识到文明游览的意义。此次伤人事件应该引发反思,失范行为对人自身的安全同样危害不小。尤其是对于新奇的、罕见的物种,更应当保持足够的审慎与距离。
此外,无论是鳄雀鳝对生态环境的冲击,还是对人身安全的潜在风险,都体现了鳄雀鳝规范有序售卖、饲养的紧迫性,以及进一步明确禁止放生的必要性。这些事都应当成为教训,人们应当就此提高科学素养、树立法治观念,切不可草草对待这一生物,否则,就是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双重不负责。
(责任编辑:探索)
- 日媒:不敌“韩流”,“酷日本”推广日漫亏大了
- 上海某地居民冲出小区购买物资?视频摄于外省市
- 北京三区报告7例阳性,涉及场所及活动轨迹一图速览
- 俄国家航天公司停止与西方的联合项目
- 埃斯顿曹晶:数字化转型从内升式发展开始
- 叮咚小哥的一天: 月送4000多单,一月未回家
- 西部策略:四月决断 景气仍然是最好的防御
- 清明小长假周边本地游订单占比88%,机票价格为近三年最低
- 纽约州成美国首个限制加密货币开采州,针对离网式开采、旨在保护环境
- 险企“补血”热持续:一季度拟增资发债近400亿元,人身险公司更积极
- 30家房企中28家毛利率下滑,地产彻底向制造业看齐
- 小米POCO M4曝光,打造联发科天玑700、90Hz LCD屏
- 俄总统普京对戈尔巴乔夫的去世表示哀悼
- 电力行业哪些环节容易出现腐败问题?如何堵塞漏洞?